新足迹

标题: 海外买家这次惨了 [打印本页]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08:30
标题: 海外买家这次惨了
澳大利亚政府重新限制海外买家购买房产。临时签证的人必须经过政府“海外投资评估机构”批准才能购买房产。一旦离开澳大利亚,必须出售房产,否则政府将强制出售房产,并收缴增值部分。
作者: moody    时间: 2010-4-24 08:34
房价肯定要有所调整.
作者: moody    时间: 2010-4-24 08:36
今天的拍卖会不会有影响?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08:39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当然,今天发布的消息,就是为打压本周开始的拍卖!
作者: moody    时间: 2010-4-24 08:43
很多人还不知道呢!
作者: yuanlex    时间: 2010-4-24 08:45
消息属实?有连接么
作者: 西边雨    时间: 2010-4-24 08:46
到时候看细则,对已经买了,并在海外的会怎么处理
作者: moody    时间: 2010-4-24 08:47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作者: moody    时间: 2010-4-24 08:47
今天Herald Sun头版头条.
作者: dandan    时间: 2010-4-24 08:48
都说中国政策一天一个变,现在澳洲也不怎么样,讨厌死!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08:48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你看今天的HERALD SUN 和 AGE 都有报道
作者: 12oz    时间: 2010-4-24 08:52
没有说话权还想来炒房赚当地人的钱,死未!
作者: 西边雨    时间: 2010-4-24 08:57
有人欢喜有人悲
作者: sunyk    时间: 2010-4-24 08:59
大家抄底啊。^_^
作者: ameng    时间: 2010-4-24 09:01
quite reasonable.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09:07
以前那些没有身份,买了房的人也不要偷笑,将来离开澳大利亚房子也保不住!
作者: avatar    时间: 2010-4-24 09:07
有那么多海外买家吗
作者: wdmznzd    时间: 2010-4-24 09:11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09:07 发表
以前那些没有身份,买了房的人也不要偷笑,将来离开澳大利亚房子也保不住!


这种政策应该不会有追溯性,否则澳州政府将面临诉讼。但是工党政府现在完全是朝令夕改。
作者: flyspirit    时间: 2010-4-24 09:13
房价应该会消消火了
作者: cicillx    时间: 2010-4-24 09:14
关注,今天继续看房子先
作者: 西关少爷    时间: 2010-4-24 09:17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08:30 发表
澳大利亚政府重新限制海外买家购买房产。临时签证的人必须经过政府“海外投资评估机构”批准才能购买房产。一旦离开澳大利亚,必须出售房产,否则政府将强制出售房产,并收缴增值部分。

本来就是这样的。后来改了,所以过去几个月买下的应该不受这限制。

[ 本帖最后由 西关少爷 于 2010-4-24 09:23 编辑 ]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09:30
现在政策更加严厉, 移民局,国土局,税务局的信息将共享,以审查海外买家。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个人及房产中介将受到巨额罚款。
作者: Gelen    时间: 2010-4-24 09:41
细细琢磨,这个政策有点儿没头脑。

比如,一个pr老公加一个配偶临居TR的老婆,买房子怎么买?TR老婆名字能不能放进去?

163算半个PR,也不让人买房,163政策的意图是让人家来澳洲投资置业安家,你连家都不让人家买,还安个屁家!

163要造反的。我支持。
作者: avatar    时间: 2010-4-24 09:46
人家说了,经过评估可以买,不是说完全不能买。至于有没有追朔性,上次改移民政策,提交了申请的都退钱了。
作者: 休    时间: 2010-4-24 09:55
海外买家末买的,不存在惨不惨,买了的,只要房价不跌,也不惨,房价大跌,不单海外买家惨,有房的都惨.
现在只是恢愎08年之前政策,没什么大惊小怪,房价不会因此下跌.
作者: 笨笨鱼    时间: 2010-4-24 10:05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08:39 发表
当然,今天发布的消息,就是为打压本周开始的拍卖!


同意,就觉得奇怪澳洲很少星期六发布政策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10:07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以前的政策是放宽买方的条件,但对离境强制出售没有说明,现在可以算是补充说明!

[ 本帖最后由 qinyi 于 2010-4-24 10:10 编辑 ]
作者: umehomes    时间: 2010-4-24 1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oldenkiwi    时间: 2010-4-24 10:25
163可以买的,只是如果身份没拿到,走的时候要卖掉而已
作者: imgd    时间: 2010-4-24 10:56
[quote]原帖由 Gelen 于 2010-4-24 09:41 发表
163算半个PR,也不让人买房,163政策的意图是让人家来澳洲投资置业安家,你连家都不让人家买,还安个屁家!

163要造反的。我支持。



可以买房但买不起房的移民更要造反!
作者: gifox    时间: 2010-4-24 11:01
原帖由 于 2010-4-24 09:55 发表
海外买家末买的,不存在惨不惨,买了的,只要房价不跌,也不惨,房价大跌,不单海外买家惨,有房的都惨.
现在只是恢愎08年之前政策,没什么大惊小怪,房价不会因此下跌.

就是这道理。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作者: goeastwood    时间: 2010-4-24 11:56
只有短期影响.一旦房价不跌,后面将是更加疯狂的上涨.

房价都是跟经济通胀密切相关的.这种政策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作者: petercome    时间: 2010-4-24 12:00
海外买家这次惨了?只要有钱还会惨?
作者: OAKHILL    时间: 2010-4-24 12:09
哪里有那么多海外买家

到时候,没有效果,政府就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谁让矛头老是指着中国买家呢。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12:09
原帖由 于 2010-4-24 09:55 发表
海外买家末买的,不存在惨不惨,买了的,只要房价不跌,也不惨,房价大跌,不单海外买家惨,有房的都惨.
现在只是恢愎08年之前政策,没什么大惊小怪,房价不会因此下跌.


首先纠正你的错别字: 不是"末" 是"未",
其次纠正你的观点: 以前吃进房子的海外买家今后还要吐出来, 连带收益全部上缴国库, 能不惨?

版主要加强文化休养才行啊!
作者: edith921    时间: 2010-4-24 12:11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12:09 发表


首先纠正你的错别字: 不是"末" 是"未",
其次纠正你的观点: 以前吃进房子的海外买家今后还要吐出来, 连带收益全部上缴国库, 能不惨?

版主要加强文化休养才行啊!


那是说如果拒绝出售的,不是指全部的。
作者: collot    时间: 2010-4-24 12:11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12:09 发表


首先纠正你的错别字: 不是"末" 是"未",
其次纠正你的观点: 以前吃进房子的海外买家今后还要吐出来, 连带收益全部上缴国库, 能不惨?

版主要加强文化休养才行啊!


文化"休"养? 太讽刺了 呵呵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0-4-24 12:13
我也要加強,那位有新華字典。
作者: sunflowerseed    时间: 2010-4-24 12:29
一定有人有内部消息,感觉上几周上市量有些不合理增长,照理长假前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天下乌鸦一般黑
作者: Alexlin    时间: 2010-4-24 1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angpin    时间: 2010-4-24 13:15
如果说政客如妓女,那是对妓女的侮辱了。
作者: jackhui    时间: 2010-4-24 13:15
The age also has covers for this today.

http://www.theage.com.au/busines ... -20100423-tjcy.html

Interesting part is in one of the paragrah:
Chinese oil resources businessman Zeng Wei and his wife Jiang Mei are one example of the opportunities open to foreign investors in the right visa class.

Wei's father, Zeng Qinghong, was vice-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tween 2003 and 2008.

In 2008, the couple paid $32.4 million for the Sydney house Craig-y-Mor in Point Piper, the third most expensive house ever sold in Australia. The purchase was made after Wei obtained a business migration visa to Australia the year before.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3:34
对房价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说白了是政府对舆论的一种回应罢了

没有什么具体效果,房价该涨还是涨
作者: hsqhugh    时间: 2010-4-24 13: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猪小包    时间: 2010-4-24 14:07
标题: 急问,有影响吗?
我持有BRIDGING TO PR visa,我老公拿的是TR visa.我们刚买了房,4月28日SETTLEMENT DAY.这个政策对我们会有影响吗?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0-4-24 14:10
这种政策应该不会有追溯性
作者: 猪小包    时间: 2010-4-24 14:15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你这是在回答我吗?
作者: air    时间: 2010-4-24 14:17
之前听一个做移民和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说过,他们见过不少163,下飞机第二天就直扑过去搞定房子的。猛人们啊!羡慕一个!
作者: stockcomments.c    时间: 2010-4-24 14: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子    时间: 2010-4-24 14:24
标题: 胡总说
政策要有前瞻性,不折腾,
小陆未能领会。。。
作者: joyolee    时间: 2010-4-24 14:36
原帖由 jackhui 于 2010-4-24 13:15 发表
The age also has covers for this today.

http://www.theage.com.au/busines ... -20100423-tjcy.html

Interesting part is in one of the paragrah:
Chinese oil resources  ...



这太不和谐了
作者: HOF-DH    时间: 2010-4-24 14:51
个人之愚见,房价将降温趋于合理化,并将随着时间而又小幅度的下调从而达到是市场的合理价位,目前市场的很多房产均超过其实际的市场价格,而大量的海外货币持有者将因为政策的颁布而逐渐丧失对澳洲房产的投机心理,随之贷款条件的限制和利率的上调又对LOCAL的投资消费有了很大的压制。所以,可以预见,短时间内房价不会上涨,局部地区在过去的1年内价格飞速飙升的房产将会出现下降趋势直至趋于合理。
作者: password    时间: 2010-4-24 15:17
原帖由 stockcomments.c 于 2010-4-24 14:17 发表
7号台today tonight说了,美国才是最大的海外买家。

大选了,茄晕屈应该是时候做做姿态了。时间也选的蛮好的。

有没有成效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告诉选民,你看,我听到你们的声音了,我做事了。如果房价不跌, ...

澳洲房产比美国贵很多,大费城 100K USD 可以买独立屋了,一个正常的美国人是不应该在澳洲买房产的,除非是默多克这类出口转内销的, 因此很奇怪美国买家究竟买了些什么地产,农场,矿产?

[ 本帖最后由 password 于 2010-4-24 15:22 编辑 ]
作者: redappleau    时间: 2010-4-24 15:19
希望房价快点降下来...至少停止疯长吧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5:20
原帖由 HOF-DH 于 2010-4-24 14:51 发表
个人之愚见,房价将降温趋于合理化,并将随着时间而又小幅度的下调从而达到是市场的合理价位,目前市场的很多房产均超过其实际的市场价格,而大量的海外货币持有者将因为政策的颁布而逐渐丧失对澳洲房产的投机心理, ...


敢问这个“实际市场价格”是怎么得出来的?成交价就是当前市场对产品的定价,而您说的超过实际市场价格,那个这个实际市场价格从何而来?
作者: 休    时间: 2010-4-24 15:23
原帖由 qinyi 于 2010-4-24 12:09 发表


首先纠正你的错别字: 不是"末" 是"未",
其次纠正你的观点: 以前吃进房子的海外买家今后还要吐出来, 连带收益全部上缴国库, 能不惨?

版主要加强文化休养才行啊!

感觉你一点法律都不懂,政府凭什么没收海外人士在澳资产.
作者: HOF-DH    时间: 2010-4-24 15:26
标题: 回复 55# 的帖子
价格分2中,一种是市场实际价值,具体参照为银行评估和SECTION32的估价,上浮15%,另外一种是消费心理的承受价格,很多房产的成交价格就是第2种,远远超过第一种价格。因为大量的现金持有者的心理承受价格远远大于其房产的实际价格,所以导致目前的房地产泡沫的飞速膨胀。
作者: HOF-DH    时间: 2010-4-24 15:28
原帖由 于 2010-4-24 15:23 发表

感觉你一点法律都不懂,政府凭什么没收海外人士在澳资产.

确实需要参照相关政策细则。如果政府强令执行,对于海外人士是不能收到合理的当地法律保护的。不管是法律和舆论上都很难。
作者: dreaman    时间: 2010-4-24 15:31
因为是多党制,政府才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啊。。。。。。要担心自己的乌纱帽。虽然没有前瞻性,但是也好过天朝,各个利益链赚得盘满钵满,人民怨声载道,物价飞涨以后,才勉勉强强挤出点政策来!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5:33
原帖由 HOF-DH 于 2010-4-24 15:26 发表
价格分2中,一种是市场实际价值,具体参照为银行评估和SECTION32的估价,上浮15%,另外一种是消费心理的承受价格,很多房产的成交价格就是第2种,远远超过第一种价格。因为大量的现金持有者的心理承受价格远远大于其 ...


我更认为你所说的市场实际价值其实是指导价,说白了就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因为市场不承认

而你说的第二种价格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所谓的市场,就是买卖,买卖价格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实际市场价格是市场说了算,而不是银行苹果或者SECTION32的估价。
作者: 休    时间: 2010-4-24 15:33
原帖由 HOF-DH 于 2010-4-24 15:28 发表

海外人士是不能收到合理的当地法律保护。

海外人士投资不受保护?以后谁还来澳投资.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5:34
刚刚交换完合同
现身说法一下

我自己就是捡的一个海外买家“出逃”放的货
对方卖的特别急
交易价格比同类房子最近成交价低了5%的样子
卖家只有一个要求:干脆
估价出来比我的成交价又低了5%的样子

(消息出来以前交易的,小伙子回家开工厂,清仓走人不回来了。)

而与此同时
同类房子目前购买者以海外买家居多
租客也是这个群体为主
(靠近学校的公寓群)

个人感觉这个政策如果能够长期执行下去
对房屋销售和房租价格都会产生影响

其实蛮希望这个政策对房屋市场做一些调整
进而贷款利率可以降点

反正租房市场是利好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茉莉 于 2010-4-24 15:50 编辑 ]
作者: youpassit:)    时间: 2010-4-24 15:37
原帖由 winsome 于 2010-4-24 15:33 发表


我更认为你所说的市场实际价值其实是指导价,说白了就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因为市场不承认

而你说的第二种价格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所谓的市场,就是买卖,买卖价格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实际市场价格是市场说 ...


是你自己理解?还是有出处?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5:41
原帖由 youpassit:) 于 2010-4-24 15:37 发表


是你自己理解?还是有出处?


那您认为市场实际价格是该怎么定?难道不是市场成交价?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5:42
个人的理解

对于临签签证者来说,只要澳洲房产还能保持现在的租售比,以房养学这个思路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买下来几个孩子一起分租,5-6年以后拿得到PR就考虑不卖,拿不到PR就卖掉,也不吃亏——白白交房租又能得到什么?

至于投资资金,被引导向房地产“开发”领域,而不是短期的“炒房”赚快钱,可以使得澳大利亚房产市场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开发,更少的投机,也挺好的啊。

短期房价会有调整,长期看涨。(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5:46
单纯横向比较两个城市的房价是不科学的
房子有消费品属性,亦有投资品属性
某些地段的房子具备投资价值,其定价机制是投资市场定价
比如悉尼墨尔本等等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的某些区域

说白了最简单的道理,放眼澳大利亚,就没有30万能买到的house了?那你为啥不去买啊?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5:48
原帖由 HOF-DH 于 2010-4-24 15:26 发表
价格分2中,一种是市场实际价值,具体参照为银行评估和SECTION32的估价,上浮15%,另外一种是消费心理的承受价格,很多房产的成交价格就是第2种,远远超过第一种价格。因为大量的现金持有者的心理承受价格远远大于其 ...




太刺激了……



太有喜感了……
作者: gifox    时间: 2010-4-24 15:49
原帖由 stockcomments.c 于 2010-4-24 14:17 发表
7号台today tonight说了,美国才是最大的海外买家。

大选了,茄晕屈应该是时候做做姿态了。时间也选的蛮好的。

有没有成效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告诉选民,你看,我听到你们的声音了,我做事了。如果房价不跌, ...


They say foreigners are a very small consideration in what essentially is a much larger debate about booming population growth, at a time when the credit crunch has slowed new housing supply.

In many cases, so-called foreign buyers have actually been confused with new migrants, expats or even long-time citizens, who have as much right to own property as anyone else.

With 29 per cent of Melburnians born overseas, there is no way of knowing the citizenship of any bidder at auction.


是啊,看看这段。感觉是找替罪羊。到底市场上有多少这种海外买家,又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房产价格。都没有人很清楚。做姿态而已。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5:52
其实这类消息放出来,往往会有沉不住气的出货,也有眼光独到的下手,机会啊,同志们!
作者: sunflowerseed    时间: 2010-4-24 15:57
原帖由 air 于 2010-4-24 14:17 发表
之前听一个做移民和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说过,他们见过不少163,下飞机第二天就直扑过去搞定房子的。猛人们啊!羡慕一个!

是事实,认识好几个163都是一周内买好,走人,留太太搞永居。不准备买房的163几乎没见过。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6:00
原帖由 sunflowerseed 于 2010-4-24 15:57 发表

是事实,认识好几个163都是一周内买好,走人,留太太搞永居。不准备买房的163几乎没见过。



留学生市场也是这样啊
每年10000的房租
白白的交着

何况家里的钱
现在也没个出处
难道烧火取暖么?
作者: sunflowerseed    时间: 2010-4-24 16:00
原帖由 于 2010-4-24 15:33 发表

海外人士投资不受保护?以后谁还来澳投资.

政府玩文字游戏,允许买房时说好不许买投资房的只能自住,大家不都说自住无所谓涨跌吗。
作者: youpassit:)    时间: 2010-4-24 16:03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市场成交价”肯定不是“市场实际价格”,因为影响“市场实际价格”的因素比影响“市场成交价”的因素多,且范围大,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卡落琳0000    时间: 2010-4-24 16:05
房价不会再涨了吧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6:14
原帖由 youpassit:) 于 2010-4-24 16:03 发表
“市场成交价”肯定不是“市场实际价格”,因为影响“市场实际价格”的因素比影响“市场成交价”的因素多,且范围大,不能一概而论。


我google并且维基了一下
没有市场成交价和市场实际价的定义
倒是有实际成交价
有点糊涂

举个例子来听听吧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6:17
原帖由 sunflowerseed 于 2010-4-24 16:00 发表

政府玩文字游戏,允许买房时说好不许买投资房的只能自住,大家不都说自住无所谓涨跌吗。



自住无所谓涨跌是说在考虑购房时
大市向高还是向低没什么太大所谓的
但是一旦拥有房产以后
哪怕只有一套自住房
也是会希望大市向好滴
溢价还可以再贷嘛
作者: graw    时间: 2010-4-24 16:18
GOOD.
作者: cicillx    时间: 2010-4-24 16:22
今天看到一中国买家,很爽快地付了定金,问什么时候付余款,牛呀
作者: 蓝马    时间: 2010-4-24 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oupassit:)    时间: 2010-4-24 16:31
原帖由 小茉莉 于 2010-4-24 16:14 发表


我google并且维基了一下
没有市场成交价和市场实际价的定义
倒是有实际成交价
有点糊涂

举个例子来听听吧


那是大白话,不是术语。

理论的东西要看宏观经济学。

其实各人立场不一样,自然想法不一样。没什么争的。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6:36
原帖由 youpassit:) 于 2010-4-24 16:31 发表


那是大白话,不是术语。

理论的东西要看宏观经济学。

其实各人立场不一样,自然想法不一样。没什么争的。



我没想争
是因为自己的认识很浅薄
而且一家之见也会片面
投资这玩意儿也不是说自己在家想想就能想明白的
我好希望听见反方的声音(特别是为什么)
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作者: youpassit:)    时间: 2010-4-24 16:41
标题: 回复 81# 的帖子
:) 恭喜你买到心头好呀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6:59
原帖由 youpassit:) 于 2010-4-24 16:31 发表


那是大白话,不是术语。

理论的东西要看宏观经济学。

其实各人立场不一样,自然想法不一样。没什么争的。


市场价就是买卖价格,如果您坚持要根据您所定义的“市场实际价”来买房子,那在市场上就是买不到房子,尊重市场,市场是不会随我们一两个人的观点而改变的

当然有些人可以选择等,等市场下行,等市场价跌,如果结果是跌,那么是您的眼光帮您省了钱(或者说赚了钱),如果结果是上涨,那么也只能认自己看错了,要付出代价(付出更多钱)

如果您打算当下买房,那只能尊重当前的市场成交价格

广东有句话:做人不可以输打赢要。尊重市场才是正确的态度。
作者: 花弄月    时间: 2010-4-24 17:02
原帖由 小茉莉 于 2010-4-24 16:00 发表



留学生市场也是这样啊
每年10000的房租
白白的交着

何况家里的钱
现在也没个出处
难道烧火取暖么?

买个房付的STAMP DUTY就可以COVER几年房租了,为了省房租去买房不成立。。。
作者: mary6668    时间: 2010-4-24 17:02
原帖由 dandan 于 2010-4-24 08:48 发表
都说中国政策一天一个变,现在澳洲也不怎么样,讨厌死!

怎么讨厌
作者: chengtbb    时间: 2010-4-24 17:05
原帖由 imgd 于 2010-4-24 10:56 发表
[quote]原帖由 Gelen 于 2010-4-24 09:41 发表
163算半个PR,也不让人买房,163政策的意图是让人家来澳洲投资置业安家,你连家都不让人家买,还安个屁家!
...



好啊,大家都造反啊,把澳洲政府推翻了啊
作者: chengtbb    时间: 2010-4-24 17:11
原帖由 蓝马 于 2010-4-24 16:26 发表


这些人不应该给他们永居。163来拍死我吧。


不应该,人家也会得到了。话说人家老婆要是搞到永居了,人家不是也就有了吗
作者: 买房子啊    时间: 2010-4-24 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oupassit:)    时间: 2010-4-24 17:17
刚才新闻播了,kevin Rudd说要保证澳洲的working family 不会被踢出局,另外一个官员也举了个例子,有数据显示,有很多房产是由一个买家购买的。
作者: qinyi    时间: 2010-4-24 17:32
原帖由 买房子啊 于 2010-4-24 17:16 发表


哈哈哈, 这位兄弟搞笑, 教训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整个错别字


这么缺少幽默细胞,一语双关懂不懂啊?
作者: Wangx813    时间: 2010-4-24 17:34
原帖由 于 2010-4-24 15:33 发表

海外人士投资不受保护?以后谁还来澳投资.

合不合法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正是为了民生的话,我觉得政府不应该鼓励任何人热炒住宅市场。其他领域的投资是大大欢迎的。
作者: winsome    时间: 2010-4-24 17:51
原帖由 Wangx813 于 2010-4-24 17:34 发表

合不合法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正是为了民生的话,我觉得政府不应该鼓励任何人热炒住宅市场。其他领域的投资是大大欢迎的。


房屋有利可图,开发商才会建房子,才能创造就业,这才是政府和联储最希望的,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建设和装修等市场。

但这里是市场经济,所以难以防止炒房的市场行为出现。我认为政府能做的,是应该制定政策让更多的房屋建设出来,释放更多的偏远土地,同时交通灯配套要跟上。在近郊对建设相对高密度的apartment放松。

不过暂时看来很难解决供需矛盾,所以房价还是会上涨。

我也希望房价不要涨,但自己的判断觉得不太可能。
作者: mary6668    时间: 2010-4-24 17:51
原帖由 Wangx813 于 2010-4-24 17:34 发表

合不合法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正是为了民生的话,我觉得政府不应该鼓励任何人热炒住宅市场。其他领域的投资是大大欢迎的。


作者: 小茉莉    时间: 2010-4-24 17:59
请看第5页excel抓图

[ 本帖最后由 小茉莉 于 2010-4-24 21:28 编辑 ]
作者: sunflowerseed    时间: 2010-4-24 18:10
原帖由 西边雨 于 2010-4-24 08:46 发表
到时候看细则,对已经买了,并在海外的会怎么处理

这个原来就是违规的,只是以前没具体说怎么惩罚,现在不是说罚没了。
作者: frankielynna    时间: 2010-4-24 18:16
标题: 回复 94# 的帖子
还真没有看明白你这样算想证明什么.买500k得投资房,自己租房子住?1年10k租金的房子是什么房子?你买房子没有贷款?有的话利息要付多少6年?
作者: mary6668    时间: 2010-4-24 18:25
标题: 回复 94# 的帖子
你怎么会算错
作者: password    时间: 2010-4-24 18:26
原帖由 小茉莉 于 2010-4-24 17:59 发表


成立
我买的地方
房价500多K
印花税30k
购入成本530k
房租550/w



假设念书1年预科3年本科2年研究生
6年

如果租房:
房租假定不上浮
6年房租支出60k澳币
得到什么?
nothing

如果买房:
房 ...

你漏算 strata 和其它开销了,你买的地方,500K 能有 550/w ,strata 不应该低过 1k /q,外加 council water,杂七杂八的维护费用,再加上空置期,也不是太赚钱的。
作者: aicjt    时间: 2010-4-24 18:33
昨晚和我的朋友聊天,谈到政府开始管制境外人士购买房屋一事。我们不认为政府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我朋友的老板是澳洲公民,在中国发财,拿大把钱在悉尼购物业,半个楼的买。你感觉政府能管上吗?
作者: bulaohu    时间: 2010-4-24 18:34
你朋友的老板这样的例子占多大比例呢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size=4][size=14px][url=http:/oursteps.co/[size=4][size=14px][url=http:/oursteps.co/) Powered by Discuz! X3.4